人到底應該相信什麼呢?這是探索自己心中追求的起點。眾多的答案也是以雞湯和成功學的形式放滿了書店。我總會瞧不起這些書,但排除了現成的答案後,我又應該從哪裏找到自己的信念呢?雞湯、成功學和真正有用的建議,又要怎麼區分呢?
很多信念對一般人有用,迷信的也好,科學的也罷,因為相信本身就是力量。不過我就是很難接受,因為相信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東西,讓我隱隱約約有否定自我的感覺。
信念是要有證據支撐的,但在生活的問題上,真正能作為證據的,就只有自己的經歷。紙上談兵的價值觀在挫折面前不堪一擊。
受 Designing your life 這本書和其他心理學觀點的啓發,我決定帶着一些比較容易建立,不容易動搖的信念輕裝上陣。
- 能進步
- 就算步調比其他人慢,也能逐漸累積進步。
- 證據:
似乎沒有。以前在學習上我很少落後,現在落後了也還沒追上去。能力落後,只是沒有合適的栽培而已。人格上的缺點才是真正難以改進的。 - 這是最重要的,「你總得有一點信心」
- 證據:
- 就算有日子和經歷浪費了時間,只要回過頭分析,吸取經驗,就能感受過去的經歷是怎麼塑造現在的自己的。
- 證據:還沒試過, 我不喜歡回憶過去。
- 能同情自己
- 可以接受自己能力的不足,可以原諒自己不夠努力。
- 證據:慌張的時候,睡一覺是最好的選擇。
- 埋怨自己是為了抒發自己的感受,這種感受有時會和事實不符。
- 不能控制的事情比想象中多。就連自己的行動也不是完全能由自己掌握的。
- 證據:社會的問題和神經科學。焦慮是本能反應出錯,無法用理智控制。
- 能發現自己的目標
- 人是值得追求自己認同的目標的。
- 證據:是理所當然的嗎?
- 多做不同的嘗試,總會找到的
- 證據:沒有
- 能務實地看待事物
- 不要執着於沒有必要改變的事物,「重力的束縛」問題。現存的事物説不定比想象中更好。
- 證據:雖然六進制很優秀,但十進制已經是第二好的,應該要覺得幸運。而理論上最好的二進制已經深入了每一部電腦。
- 專注於自己能控制的部分,思考不同的解決方案
- 證據:沒有
- 不要悲觀,也不要樂觀,分析問題總是辛苦的
- 證據:沒有
- 能建立有意義的關係
- 人際關係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。
- 證據:手機收集的知識記錄,和世界觀的衝擊。還有跨過了很多雖然沒有特意請求別人的幫助,但要是沒有其他人我已經死了的難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