請教其他人是很困難的事。自己在時間充足的時候沒有尋求協助,貪圖眼前的安逸,把問題放着不管,直到無可奈何的時候才醒覺自己沒有辦法解決問題,拉下臉找人幫忙。比起面對這種羞愧的感覺,還不如自暴自棄。
深入思考一下,為什麼尋求幫助是這麼困難的事呢?是缺乏信任嗎?既然沒有網絡搜尋解決不了的問題,普通的發問又有什麼意義呢?比起承認自己的無知,直接在網上找答案不是更輕鬆嗎?仰賴互聯網解決問題,就喪失了在解決小問題的時候培養信任的機會。不過我也不知道在不能上網的時候,人們是怎麼交流的。説不定還是一樣。
在自己準備充足的時候請求幫助沒什麼大不了,只是提出對方有能力處理的請求,得到預想之中的答案而已。這些請求並不是內心真正的擔憂,即使被拒絕了也無關緊要。既然請求的時候沒有相信對方,就算對方真心地提供了協助,也沒辦法培養信任。
是我不夠害怕嗎?真的遇到感覺自己就要死的危機的時候,我本能地會抓住一切能用的幫助,連想都不用想一下。社會的危機太抽象了,沒法激起人的本能反應嗎?
是我根本不相信別人的幫助對自己會有用嗎?畢竟所謂的合作往往是一個人獨自解決問題之後分享解決方案,真正一起合作解決問題的經歷實在很罕見,我也只有在解決數學題目的時候經歷過一次而已。
但是反過來,如果有人找我幫忙的話,我總能馬上行動起來。有時可能會覺得驚喜,有時可能會覺得有點厭煩,但能讓我動起來總是好事。